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中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张玉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单列专章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力量。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作为重要使命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企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助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贡献。
一、坚持思想引领,切实强化绿色发展理念
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持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强化政治自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强化“第一议题”制度,健全“看齐对标”机制,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抓好绿色低碳发展的政治自觉。强化组织领导,将企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绿色转型一体推进,成立生态环保和绿色低碳发展相关领导小组,国务院国资委专门设立社会责任局,将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十四五”中央企业发展规划纲要,将节能降碳指标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企业绿色转型的组织管理体系、统计监测体系、考核奖惩体系。强化制度保障,修订完善中央企业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中央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工作,强化制度执行和刚性约束,有力推动中央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为新时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新征程上,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牢固地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大局,谋划推进国资央企工作,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坚决把中央企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一是推动绿色发展理念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坚持党对国资央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国资监管机构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优势,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政策制度、监督考核、基础管理等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开展企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树立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二是以市场化方式为绿色发展赋能。深入落实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要求,积极参与水权、用能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市场建设,更好促进完善碳定价机制,以市场化方式提升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三是大力培育和践行绿色文化。树立正确政绩观,倡导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编制发布中央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报告,举办中央企业绿色发展论坛和成果展,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增强国资央企干部员工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加快产业升级,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把绿色低碳转型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产业绿色改造升级,发展壮大绿色低碳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成色更足、成果更实。2012—2022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约35.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约77.7%、77.6%、57.0%、56.2%。落后产能加快退出,2016—2022年,中央企业累计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644万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19亿吨,整合优化煤炭资源2.8亿吨,煤电企业完成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化工企业建设废水“零排放”项目,建材企业强化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循环利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石油石化、建筑、钢铁、交通、有色、建材等行业中央企业加快绿色升级,鞍钢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绿色智能地下铁矿,中国石油所属吉林石化建设国内首个全绿电化工项目,中国铁塔成立后新建基站共享率从14%提升至80%以上,节约土地5.5万亩、减少碳排放2500多万吨。绿色产业加快布局,2017年以来,中央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投资年均增速超过20%,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和5G应用“扬帆”行动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加快融合,中国建筑牵头制定绿色建筑、零碳社区等国家标准,中国远洋海运2022年新造船订单中新能源动力船舶占比超过9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中央企业产业结构整体“较重”,煤炭、石油石化、冶金、建材、电力等高碳行业资产占比达到70%,在产业转型中应当切实发挥好表率引领作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扭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个关键,全方位、全产业、全过程推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绿色化程度,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一是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两高”项目能耗准入标准,全面排查在建、拟建项目,实施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巩固钢铁、煤炭去产能成果,加强产能过剩分析预警,严格压减产能。二是进一步推动绿色转型。推进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交通、建筑、建材等行业绿色升级,实行非高炉炼铁技术示范,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积极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加快发展电动、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三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产业绿色升级。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绿色工厂和工业园区,加快推动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
三、突出重点领域,全面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相关领域碳排放量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持高效统筹保障能源安全和推进能源结构绿色调整升级,立足多元化能源供给,加快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有效提升能效水平、保障供应安全。煤炭消费加快减量替代,加快现役机组节能降碳、灵活性和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发电行业中央企业单位供电煤耗降至298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单位供电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550克/千瓦时。清洁能源产业深入发展,发电行业中央企业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过45%,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布局氢能产业,电网行业中央企业新能源利用率超过97%,国家电网在张北建成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保障冬奥场馆绿电供应,南方电网广东梅州、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多元化能源体系保障供应,聚焦打好能源电力保供攻坚战,统筹好煤电和新能源供给,发挥大电网余缺互济优势,多渠道保障能源电力稳定供应,2022年煤炭行业中央企业日均产量达到295万吨、同比增长7%,执行中长期合同让利超过1900亿元,电力行业中央企业发电量达到5.1万亿千瓦时,以54.7%的机组容量保障了全国63.1%的电力供应。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立足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强化系统观念,统筹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严格落实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要求,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落地,加快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是深入推进化石能源高效利用。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科学有序发展先进煤电,大力淘汰落后低效设备,积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分级梯次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二是加快建设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体系。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陆海并重,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统筹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因地制宜推进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三是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消纳水平。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提升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多元直接利用和就地就近消纳,加快新型储能示范推广应用,建设稳定安全可靠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四、强化科技赋能,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利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科技决定企业的未来,科技决定未来的企业。新时代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坚持应给尽给、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和政策保障,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持力度,绿色低碳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取得积极成果。一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平台建成运行,中央企业牵头建设新能源汽车、氢能源等一批绿色创新平台,成立海上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中国石化建成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一批绿色低碳硬科技取得突破,中国宝武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工艺路径实现减碳20%目标,东方电气集团超超临界煤电机组达到全球领先技术水平。一批绿色科研成果示范应用,中国华能全球首堆四代核能高温气冷堆并网发电,国家能源集团全球唯一的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制油示范工程不断升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专门强调要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中央企业作为绿色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主力军,将聚焦传统工艺替代难、现有技术挖潜难、新技术投资应用成本高等重点难点问题,坚持攻关和应用两手抓,加快绿色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和创新应用,为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进一步加大绿色前沿科技攻关力度。大力开展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在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可控核聚变、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重点领域加大攻坚力度,力争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二是搭建更多高水平绿色创新平台。以国家绿色低碳科技和产业重大需求为导向,主动承担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积极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力量和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建设更多绿色技术创新联合体,促进绿色低碳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三是加快绿色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用好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和首台(套)等政策,发挥国资央企创新基金作用,支持重点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绿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促进绿色低碳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打通从绿色技术到绿色产业的“最后一公里”。
五、服务国家战略,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国广袤国土上的蓝天白云重新展现,绿色版图不断扩展,绿色经济加快发展,城乡环境更加宜居,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在这一历史性进程中,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中央企业发展的硬约束,强化制度保障和激励引导,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降碳减污和生态环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开展绿色帮扶助力扶贫脱贫,充分考虑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禀赋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循环农业等绿色低碳产业,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光伏+储能”等综合能源利用和“柴改电”等示范项目。发挥专业优势推进污染防治,积极参与长江大保护等重大战略实施,中国三峡集团在长江沿线落地投资超过1300亿元、每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000万吨、惠及人口2300万人,中国节能沿江建设固体废物处理项目35个、日处理能力2.4万吨;积极参与生态修复治理,国家能源集团打造国家级矿山公园,中国宝武建成亚洲规模最大的硬岩复垦基地。强化标本兼治化解生态风险,严格实施考核奖惩制度,用好监督检查、约谈通报、考核问责等组合拳,全面开展中央企业环境污染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导检查,压实企业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坚决守住生态保护和风险防控的底线红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履行生态环保和污染防治责任,以中央企业环境友好的集约式、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一是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区域布局。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中,强化绿色低碳发展导向,积极参与共抓长江大保护,深化央地绿色产业合作,促进重要江河湖库保护治理,加强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生态保护,主动承担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共同守护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二是打造乡村振兴“绿色样板”。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推进绿色农业技术帮扶,推广“光伏+设施农业”“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低碳农业模式,支持发展休闲农业、绿色种养、乡村旅游、林业碳汇、农村光伏等新业态,推进“水电路讯”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补短板,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是高质量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加快中央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绿色转型,积极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贸易,深化与各国企业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绿色基础设施等方面合作,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新能源等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走出去。
新时代新征程,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内容系原创,来源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 2023年第1期)